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改革(建筑企业改革方案)
新版的建筑企业资质和旧版建筑企业资质的区别和变化
1、施工总承包资质类别有显著改变,新标准中将“企业”二字从四个类别的施工总承包资质名称中去除,并对名称进行了调整,如“建筑工程”取代了“房屋建筑工程”等。
2、分类的不同:在旧版资质中包括:混凝土作业、钣金作业、模板作业、石制作。木工作业。脚手架作业。水暖电安装作业。
3、另外,新资质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类别施工企业一级、二级、三级资质注册建造师数量以及专业(特级资质暂未公布),其中变化尤为明显的是:二级企业资质(各类别)对一级建造师数量要求明显增加;三级企业资质(各类别)由三级项目经理证改为注册建造师。新的建筑企业资质标准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4、【关于旧版建筑企业资质换证】按原资质标准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应于2016年12月31日前,按照新的资质标准换发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符合要求的,资质许可机关颁发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考核重点是这5大指标
1、建筑资质升级时,企业业绩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各级别、专业的资质都有其相应的标准,企业需要按照要求准备业绩。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企业并不是没有业绩,而是对业绩备案管理不到位,常会出现图纸不全、施工图与所提供业绩不符等情况,这是企业做业绩时要注意避免的。
2、改革后,10类施工特级资质,包括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个类别,整合为综合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大大拓宽了企业承揽业务范围,横向全部打通,只要企业有信誉,有能力,就可以跨行业承担任务。
3、重点一:原特级资质直接换发施工综合资质、一证“封顶” 将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取得原10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的任一类,即可换发综合资质。 取得综合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类别、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不再申请或持有其他施工资质。
4、增加现场管理人员数量要求 更加明确企业对专业方向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人的素质和科技创新方面,要求大而强,精而专的主导 对新的资质调整后的工作重点要求是: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5、施工总承包资质的考核指标有改动: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了《旧标准》中对申请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其他资质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要求。适当提高了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等8处。新标准中调整了施工总承包资质承包范围新增水力发电、取消单项合同金额限制。
6、年9月6日,建筑企业资质改革又做出了大的调整,国务院在这一天正式取消了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的核定,意味着物业资质全面取消;17年11月7日,征集意讲稿指出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取消,改设立为专业作业企业资质。17年12月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取消招标代理资质。
资质改革对建筑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员工的影响:资质升级意味着建设量减少,这就会导致会有大量建筑公司、设计院倒闭,同时也预示着大量建筑人士将面临失业。建筑工人下岗,家庭负担增大,自己没有很高的文凭,下岗也许就意味着失业。大批失业也不利于国家的建设。
建筑资质改革的影响通过全面资质改革,国家对于资质的申请和审批都得到了简化,进一步提高了审批的流程,降低了资质的申请门槛,并且其中一部分资质直接被取消,极大地减少了建筑企业承接工程的审批流程。企业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减少不必要审批流程。
这一改革措施还可能对建造师的职业前景和收入产生一定影响。那些依赖于多张证书来增加收入的建造师,可能需要寻找新的职业机会或调整职业规划。与此同时,由于证书的稀缺性增加,持有证书的专业人士可能会面临更高的需求和潜在的收入增长。
资质改革有利于“大建筑业”发展 此次资质改革的内容,业内人士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原副局长汪士和认为,征求意见稿是切实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的大动作,不仅大幅压减了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而且大大拓宽了企业经营范围。
我认为新版建筑资质和老版的变化较大,因为新版建筑资质对于企业的经营规范、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职业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和审核,以保障建筑行业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资质继续成为建筑市场准入证 2018年我国建筑行业将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调整资质标准,加强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建筑资质对于建筑企业的重要性也在增强。随着建筑市场的规范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是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准入证,企业只有在取得资质的前提下的经营才算合法。
发布时间: 2024-10-19